连续5年突破100黑料社区登录:黑料社区用户登录与每日吃瓜热点续5年突破1000亿件 我国快递业规模效应持续放大
快递物流连接千城百业、联通线上线下、融入生产环节、嵌入消费场景,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前7个月,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20.5亿件,同比增长18.7%。
数据持续向好,折射的是流动的中国、开放的市场。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主任朱丽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以来,我国邮政快递业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,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,快递业务量已连续5年突破1000亿件,规模经济效应继续放大,对产业拉动和经济带动能力明显提升。预计行业仍将保持稳中有进态势。
市场规模稳步扩大
7月9日,一台从广东省中山市发往江苏省常州市的以旧换新家用空调,成为2025年我国第1000亿件快递。第1000亿件快递定格在以旧换新的消费品上,展现出快递业保持较快发展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。
“在政策支持下,家居家电、消费电子等消费需求增加,带动寄递业务量不断增长。”顺丰速运有关负责人介绍,去年公司货量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0%。目前,国补政策已覆盖电商平台的大多数品牌,包括手机、平板、智能穿戴、学习机、电脑等品类,新增订单超千万。京东物流的数据也显示,今年上半年,大件家电以旧换新订单在大件订单中占比超三成,同比增幅达150%。
与此同时,快递企业积极深耕特色农产品市场,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寄递需求,促进市场规模稳步扩大。
在四川攀枝花芒果主产区,中通快递网点设置25个乡镇服务点,提供“零距离”上门收寄服务,实现“当天摘、当天走”,大幅提升时效的同时又降低了物流成本。在新疆阿图什无花果之乡,来此旅游的上海消费者顺手将一箱无花果通过圆通快递寄出,48小时后,远在上海的家人就尝到了无花果的甜蜜。在江苏沭阳潼阳西瓜产地,沭阳邮政分公司将一箱箱皮薄瓤脆的潼阳西瓜快速发往全国各地。截至7月底,沭阳邮政累计助农销售西瓜570多吨,寄递量超24万件。
夏日避暑游也推动行李特产寄递需求明显上升。为更好服务广大游客,顺丰速运针对不同寄递需求制定相应物流方案,帮广大消费者解放双手、轻松出游。比如,在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,游客落地机场可前往顺丰服务站点,将行李从机场寄往入住酒店、景区、商业街等;也可在酒店等地直接下单,将行李通过顺丰直发机场,实现“人箱分离”。顺丰速运在各大景区部署人员和揽收服务点,与商家展开合作,方便游客随买随寄,解除游客“买买买”又“拎不动”的后顾之忧。
朱丽表示,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,我国内需市场潜力将持续释放,邮政快递业将发挥更大作用。
服务体验持续改善
国家邮政局发布的7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,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566.5,同比提升0.3%。
在新疆莎车,快递服务点堆满来自天南海北的快递;在内蒙古锡林郭勒,牧民手指轻点就能在牧区收到马具;在广东茂名,荔枝24小时内完成全国主要城市配送……之所以能有高效、便捷、专业的服务体验,朱丽认为有以下原因:
一是应急响应迅速有力。今年7月,一些地方遭遇汛情,快递企业启动应急预案,调配资源支援受灾网点,迅速转移快递包裹,为用户提供改期派送、自提等多种服务选择,并开通专项售后通道,简化理赔流程。同时,快递企业积极参与救灾工作,承运、捐赠赈灾物资,为灾区百姓筑牢生活物资保障网。
二是产业协同广泛深入。一方面,快递企业聚焦运动鞋服、家居清洁等领域,以技术为驱动,增强“正逆向一体化”运营能力,实现货物高效周转,满足制造企业弹性产能需求;另一方面,推动“快递+文旅”深入发展,在城市核心景区、机场、交通枢纽、酒店等设立服务站点,提供行李寄递寄存,文创产品、地方特产和遗失物品寄递等便民服务,为“苏超”“青岛啤酒节”“避暑旅游”等提供寄递保障,助力游客轻装出行。
三是全国多地探索城市物流配送新模式。在广东深圳,巴士集团开创性地盘活利用遍布全市的公交场站网络资源,通过“网格化场站管理”,把场站变身为无人物流小车的补给站和区域中转枢纽;在四川成都,快递企业与当地公交公司合作,在闲时运力复用、场站融合升级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,探索“公交+快递+生态”跨界融合新模式。
无人车的广泛应用也大幅提升了快递末端配送能力。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广人稀,乡镇之间更是路途遥远,快递配送效率一直面临巨大压力。“过去快递车下乡两天才能跑一趟,现在无人车每天下乡配送,不仅高效,成本也降低了不少。”中通快递定日网点负责人卢俊科介绍,无人车充一次电仅需15元电费,可完成3次60公里往返运输。更重要的是无人车克服了高原气候多变对时效的影响,确保高原居民更早收到期盼的包裹。
融合发展纵深推进
7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,快递发展趋势指数为69.5,同比提升11.2%。朱丽介绍,行业着力固存量、扩增量、提质效、保安全,资本市场表现良好,用户体验持续提升,智能化、无人化提速发展,在促进产业协同、保障内需扩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。
在广东佛山,美的集团与顺丰共建智能仓,实现家电“工厂零库存、全国72小时达”,库存周转率提升40%;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通过“共享云仓”模式,使中小商户物流成本降低25%,日均发货量超3000万单;在云南保山,中通快递联合保山现代物流产业园布局智能云仓,实现“产地直采—云仓集货—快速分拨”一体化运营,不仅降低了农产品损耗,也大幅提升了运输时效。
“邮政快递业通过基础设施下沉、数据赋能和政策协同,直接释放消费潜力,成为打破市场分割、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渠道,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。”国家邮政局局长赵冲久说。
一方面,随着我国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高铁网络、高速公路和机场建设快速推进,为快递物流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运输通道。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持续加强,有力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流动,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和服务体验的差距,农村地区寄递服务短板变为发展“潜力板”。
另一方面,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加强中西部邮政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在重要节点与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衔接水平,支撑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协作,促进商品和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。在青海、甘肃等地,新投产的邮件快递处理中心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,改善了西部地区物流基础设施水平。
如今,收寄快递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。可以预见的是,邮政快递业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全面推进智慧邮政、绿色邮政建设,让邮政快递业在畅通经济循环、服务民生需求中更好地发挥作用。(记者 吉蕾蕾)